“大年初一全家团聚,初二回娘家,初三参观巨人成都研究基地熊猫繁育,看国宝们如何过年!”
1月24日(大年初三)上午9点左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大熊猫基地),春节期间参观国宝大熊猫。
景区直通车刚抵达景区门口,记者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已经排起了长队。 景区采取分段限流控制措施,确保游客有序入园。 景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初一到初三,每天都有近5万名游客前来观赏大熊猫。 除了大量游客观看“滚滚”外,景区内带有熊猫元素的文创产品也一直处于“买买买”的状态。
9点不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琳
基地一号别墅里,2011年8月出生的大熊猫何琪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竹竿。 与其他大熊猫相比,它性格温顺,更喜欢吃竹竿。 妈妈称之为成功。 何琪非常爱干净,皮毛纯白,堪称“白富美”。 她吃得很多,上午和下午能吃两捆竹子,一天能吃200斤竹子。
“何其”喜欢啃竹竿。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琳
据介绍,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国宝”,是因为它的稀有性。 因此,从全世界的分布来看,大熊猫仅分布在我国,而在我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和陕西。 截至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拥有大熊猫种群210余只,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
住在2号别墅的两只熊猫的名字很有趣。 一个叫“热干面”,一直吃竹子,一个叫“丹白草”,喜欢蹲在面壁的角落里。 他们是一对双胞胎。 2020年4月17日,双胞胎幼崽满月之际,熊猫基地和四川赴湖北医疗队向外界公布了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新生大熊猫双胞胎的名字,其中最大的幼崽被命名为“热根面”,小仔因此得名“鸡蛋焗饼”。
“热干面”爱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琳
据成都游客介绍,“热干面”是武汉最有名的小吃。 武汉与成都紧密相连,这不仅意味着“同心抗疫”,也赋予了双胞胎独特的意义。
一位外国游客说,他看过导游,说来得早就能看到熊猫吃东西。 他没想到很多游客来得很早,在门口排队了半个多小时才进园。 还好每栋楼里的大熊猫都很好。 啃竹子、爬树、玩篮子、凹造型,憨态可掬,抢镜。 于是,沿途工作人员不断友好催促:“拍两张就走,不要拍纪录片,以免停车堵塞。”
这只熊猫很调皮,吃完竹子还玩南瓜。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琳
成都的一位资深导游提醒游客,拍摄和观看大熊猫其实是有讲究的:比如不能使用手电筒,因为大熊猫对相机闪光灯非常敏感,而手电筒可能会导致爬在树枝上的大熊猫掉落。 如果有游客不听劝阻,仍使用闪光灯拍摄大熊猫,将被强制关闭闪光灯。 这样做也是对大熊猫本身的一种保护。
资深导游建议大家在观赏大熊猫之前不妨带上一些问题来寻找答案:比如“大熊猫有多少个脚趾”、“黑眼圈是怎么来的”、“大熊猫是不是”肉食动物”等等。 这么玩了一圈,门票值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琳
校对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