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nqiu

阴阳五行是否应该纳入科学质量标准?

kanqiu 2023-10-29 166
阴阳五行是否应该纳入科学质量标准?摘要: 2月25日晚,北京海淀文化馆小剧场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围绕“阴阳五行应该写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么”,一场激烈的“对撕”在科学家和史学家之间展开。...

——一场由“拆迁”引发的科普“狂欢”

2月25日晚,北京海淀文化中心小剧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围绕“阴阳五行是否应该纳入“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标杆”?”,科学家与历史学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对峙”。

此事源于2016年4月科技部、中宣部印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标杆》(以下简称《标杆》)。涵盖了中国公民需要具备的科学精神、知识和能力,并明确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纳入其中。其132个基准点之一。 消息一出,媒体和网友迅速分成了立场鲜明的两派,一场旷日持久的“相互冲突”开始了。

如今,由中科院全力支持、中国科普博览会主办的科普论坛推出了“自我纪直道”,也为“阴阳五行”是否应该被纳入辩论提供了舞台。包含在“基准”中。

《基准》一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楠就与其他七位科学家联合发表文章,批评《基准》包含“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研究事物以获得知识”被认为“不科学”。

当天,张双楠一如既往地反对将“阴阳五行”纳入“标杆”。 “反对”他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晓春。 两人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胜的主持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辩论伊始,孙晓春从科学史的角度阐释了将“阴阳五行”纳入“基准”的合理性。 他说,传播科学不仅要传播正确的知识,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的思想和观点。

“阴阳五行与现代科学相比可能很不科学,但它们确实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孙晓春表示,科普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要让人们学会思考、批判、比较。 他还以西方地心说、日心说等理论为例,指出阴阳五行是中国科学史,应该像上述理论一样得到公平对待和“接受”。

但张双楠对孙晓春的观点进行了明确反驳,“阴阳五行不是科学,科学还没有产生,也不会产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没有科学的元素。” 他认为,阴阳五行不应纳入“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基准”,而应纳入“中国公民传统文化素养基准”。

台上的嘉宾互相争吵,台下的观众也毫不示弱。 他们通过尖锐的提问,将专家们的争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最终,有人认为科学家太狂妄,有人认为历史学家太圆滑,但“没有人说服我”。

不过记者发现,虽然很难说谁会赢得这场争论,但科普获胜是肯定的。 在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中,约27万网友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辩论。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甚至站在过道上观看辩论。

一位带着10岁儿子来观看辩论的母亲告诉记者,“大家应该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她坦言,自己经常带孩子看类似的科学论坛,“收获很多”。 下班后赶到现场的金融工作人员李先生也在辩论结束后对记者表示,虽然不服气,但很值得。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kanqiu本文地址:https://www.henqushuyuan.com/b/43566.html发布于 2023-10-2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很趣书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