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究《黄帝内经》七大论及其他章节就会发现,阴阳及五行的概念实际上与古代天文学、历法科学密切相关。 它与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从哲学概念理解的阴阳、五行有很大不同。
1.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中对阴阳五行的认识。 要了解阴阳五行,必须先了解“气”。 “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概念。 气也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密切相关。 因此,有人认为“气”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天文学。 日常生活中与“气”相关的常见名词有很多。 比如节气、气候、气化、气势、气质、气运等等,人们理所当然地使用这些概念,但气到底是什么? 《辞海》解释说:“通常指一种非常微妙的物质,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这也是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所认可的“气”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是指人体内精力充沛、运行不断、无形的精微物质。 它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由阴阳组成,万物皆可分为阴阳。 关于阴阳的概念,中医基本理论认为,凡动、外、升、温、明者,皆属阳;凡动、外、升、温、明者,皆属阳;凡动、外、升、温、明者,皆属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黑暗的,都属于阴。 对人体有促进、温煦、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阳,对人体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阴。 人们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它们既相反又相辅相成。 阴阳是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的概括,或者是同一事物内相对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和相互利用并不是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显然,阴阳学说是用阴阳的哲学概念来解释的,后世也非常广泛地使用阴阳二字作为哲学概念。 然而,寻找本源时,阴阳的概念却不是这样的。 阴阳最早起源于历法和季节的更替。
2.阴阳的本质
阴阳五行的本意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生产的? 翻阅古书,我们发现《易经》的基础是阴阳,用阳和阴组成八卦。 《系辞》云:“阴阳一,谓之道”,“阴阳之义,与日月相配”。 《春秋露·阴阳终始》云:“天道终了,又开始了。” 这些都说明阴阳的变化是指季节的更替。 《管子·骑马》中“春、秋、冬、夏,阴阳之道”,直接指出阴阳的盛衰,造就了四时的变化。 古人认为,气候变化是阴阳作用的结果,阳代表热,阴代表寒。 宇宙中阴阳的相互作用引起交替变化,体现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上。 因此,阴阳是指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光线、温度等的变化。 后来为了区别阴阳的多少,就创造了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由天文科学观测瞬间遮蔽的结果得出的。 几何学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观测天体位置、确定地球体方位、划分节气、建立时间系统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干”也叫“标”,“标”的影子古书上称为“精”。 它也被专门称为“表盘”,即太阳的影子。 用于杆测量的“表”后来专门称为“日晷”。 立影测量的方法是立一根垂直于平地的杆子(一般为八英尺长),每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太阳影子长度的变化,并进行参考。与椭圆形和夜间北极星的位置。 每天太阳影子最短的时刻是太阳位于天顶的时刻,也就是中午。 此时,太阳的影子直接指向北方,太阳位于正南。 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一天是夏至; 日照最长的一天是冬至。 从冬至到明年冬至,就是岁末年初。 夏至与冬至之间的春分为秋分; 冬至和夏至之间的春分是春分。 换句话说,以极地摄影测量的“地心”为基础的“东、南、西、北”的划分,直接对应于“年、月、日、时、季节”的划分。 太阳影子的长度反映了太阳与地球表面之间的距离。 直观上来说,太阳距离地球表面越近,地球表面越热,阳气越多,反之亦然。 所以,三阴三阳本质上是按阴阳之气的多少来划分的。 正如《素问·天元济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一定量,故名三阴三阳。” 阴气。 从少到多的顺序是厥阴、少阴、太阴; 阳由少到多的顺序是少阳、阳明、太阳。
综上所述,阴阳、三阴三阳的概念源于古人简单的天文观。 它们是对自然现象直观描述和规律总结的结果。 它是古人从天地之间的“人”的角度总结太阳运动和大地阳气变化规律的产物。 天体的运动,特别是太阳的运动,决定了地球的时间、方位、温度以及万物的变化,生命的起源就是太阳。
三、中医基础理论五要素
古今中医学对“五行”有不同的理解。 现代中医的基础理论也采用了哲学五行的概念,认为五行是中医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并赋予它阴阳的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由阴阳的矛盾运动产生的。 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天上的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地上的木、火、土、金、水五行来体现。 这是医学中的一个哲学概念。 《辞海》五行篇也说:“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试图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解释一切事物的起源。世间万物,多样统一。”
4.五要素的本质
然而,如果你仔细审视古代文献中对五行的讨论,你会发现古人对五行的看法几乎与后世所谓的哲学五行完全不同。 例如“行者,从气行”(《尚书·洪范》); “言行所欲者,天气运行之义也”(《白虎通·五行》); “行之者,行者,行为各异,故曰五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盛》)。 以上均认为五行是指气顺天而行,即运动的状态而非物质。 又如一年“分为四时,序为五节”(《左传·昭公年》); “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管子·五行篇》)。 上面将五行解释为季节或节气。 事实上,五行源自古代历法,指的是五个季节,而不是五种哲学实质。 “五行”的本义与阴阳相同。 它是对一年中五个时期气候特征的总结和表达。 季节变化的顺序是春、夏、长夏、秋、冬,所以“五行”的顺序是木。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五行是指太阳在一年或收获季节的五种运行状态。 太阳的运行状态不同,阴阳的状态也不同,气候的冷暖程度也不同。 五行是一年中的五个季节或收获季节。
那么五行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推论的呢? 就像四个季节一样,五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 “黄帝试历历,立五行”(《史记·黄历》)。 “测星历”就是测试五行的时间位置。 古人通过观察天上的星星来确定时间,从而推导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 这充分证明了五行指的是季节和气候。 这五颗星,古称五纬。 它们是天空中的五颗行星。 木曰岁星,火曰萤火星,土曰真星,金星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五颗星一般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依次出现在北极的天空中。 每颗星星运行72天,五颗星星结合起来环绕天空360度。 每年十一月冬至前,水星出现在北方。 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处于休眠状态,地面上只有冰、雪和水,这就是水元素。 七月夏至过后,火星出现在南方,此时夏季气候即将来临,地面处于冬眠状态。 天气热,是火元素; 三月春分,木星在东方,此时正是春天,草木萌芽生长,为木; 九月秋分,金星出现在西方。 在古代,很多代表兵器,表示秋杀。 割气时令,万物衰老枯萎,是金行; 五月土星出现在中天,预示着长夏湿地之气正盛。 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 木、火、金、水所引起的四时气候的变化,都可以从地面观察到,也就是土元素。 故木居东方,主春季之气;火居南方,主夏季之气;金居西方,主秋季之气;水居北方,主冬季之气。 故木主生,金主死,火主热,水主寒。 可见,古人一开始建立五行并不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而是以五种物质的名称作为一年中五个季节的名称。 木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相当于春天; 火为第二季,相当于夏季; 地球是第三个季节,夏秋之间; 金为第四季,相当于秋季。 ; 水充当第五个季节,相当于冬天。 四个季节和五行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但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历法系统。 四个季节与12月8日的二十四气相配,属于阴阳历法系统。 五行属于纯阳历系统,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每个季节有72天。
但不同古籍、不同地区对“五行”即五时的划分和推演略有不同。 例如,在《管子》中,五行一年分为五个季节(五季),每个季节包括两个月; 而《红帆》中,五行年分为两个季节(出生年份、成年),每个季节为五个月,都与十年有关。 月份和阳历是相关的。 彝族十月阳历,将一年分为五季十月,每季两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共360天。 剩下的5到6天就是元旦。 据准确计算,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 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齐,季节精确到一天。 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古代历法的科学性都无法与之相比。
五行相生,又称五行数列。 它是五行概念中最常用、最发达的排列方法。 意味着下一行是从上一行诞生的,甚至是逐一生成的,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系列。 。 据《春秋繁露·五行义》载,木为五行之始,水为五行之末,土为五行之中。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认为,阴阳、五行是蕴含天地之气的五种特性和属性。 这五个特点和性质体现在春、夏、长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