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局姐本尊
民企“创一代”的交班风暴,终于落到了宇宙第一房企的头上。
今天盘前,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创始人杨国强先生“因年龄原因提出辞任”。
辞去的职务列表很长,从主席、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等……
几乎所有的正式职务,一股脑交给了41岁的二小姐,中国“女首富”杨惠妍。
只给自己留下一个“特别顾问”的虚职,进可攻,退可守。
但说实话,消息刚出来的时候,不少同行是惊讶且懵逼的。
杨老板虽然已经68岁了,但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似乎是从来都没服过老的那个。
几乎圈内所有人都还记得,5年前的业绩会上,63岁的杨老板被记者问到何时退休,哈哈大笑,然后直截了当地反问了一句——
“你看李嘉诚做了多大年纪退休?”
当时,二小姐已经当了6年的公司副主席,但杨老板似乎觉得,对标李超人90岁才退位的节奏,自己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再干个小几十年。
当然了,杨老板这番话有它特有的时代背景——
2017年,碧桂园成为全国首个突破5000亿元销售门槛的企业。
这是杨老板的高光时刻,从岭南泥瓦匠一路走来,终于将公司送上宇宙第一房企的宝座。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接下来的那些年,形势急转直下,从“带血的高周转”到“天下最笨杨国强”,再到被迫提前降杠杆,下沉市场扩张受阻,多元化尝试折戟沉沙……
作为一家和恒大一样,主攻三四五六线城市的房企,碧桂园走得磕磕绊绊,但终于熬过了行业周期。
更神奇的是,年复一年,居然也坐稳了地产行业销量第一的位置。
直到今年,这个名号终于要拱手相让了。
前两个月,第三方机构统计的销售排名,是这样的——
而碧桂园内部人士透露说,因为去年拿地太少,“低至个位数”,2023年全年下来,销售端预计“前三强都不一定进得了”。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这大概是最需要主心骨站出来力挽狂澜的时刻,杨老板却做了一个决定——
不干了。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去回忆,这场安静的风暴并非没有先兆。
整个二月,碧桂园都面临着来自合作对象的切割。
先是一家大型央企将12家合营项目公司股权打包出让,与碧桂园“分家”。
再是招商蛇口站出来,转让其与碧桂园在启东合作项目的20%股权。
地产业内,大规模的公司股权转让实属少见,何况这些公司旗下的项目不少已售罄甚至交楼。
当时,业内多解读为在理念与战略等层面存在不同意见。
现在看来,似乎更多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规避。
而来自内部的调整也在进行。
十天前,碧桂园内部发文,对集团高管分管职务进行调整。
其中,碧桂园集团常务副总裁、投资策划中心总经理、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品牌营销公司总裁程光煜,被再任命为碧桂园集团运营中心总经理。
以及,集团大运营工作实施小组组长;集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集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从投策到营销再到运营和安全生产,基本覆盖了整个地产行业的全流程,光看一长串的头衔就知道程光煜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而明眼人心里都清楚,程博士是“二小姐的人”。
如今,新旧掌门人这么一交替,不知莫斌在业绩会上说过的那些还会不会实现——
“我的职业生涯一定是会在碧桂园结束的,会一直跟着碧桂园走到底”。
当然,并不是说杨老板退位,碧桂园就不转了。
相反,年轻了三十岁之后,反而可能出现一些新鲜的气象。
比如说,在2月中旬的年度总结会上,连杨老板本人都改掉了在低线城市“全覆盖”的习惯,开始跟上大部队,强调一二线了——
“接下来买地时,要买一二线城市利润好、绝对卖出去房子的地;要买三四线城市有竞争力、改善性房子的地。”
而且,会议上还说,要做一二线城市产品端的独立研发。
这点还真是挺必要的。
毕竟,就说广州吧,作为距离顺德最近(其实就是挨着)的一线城市,也是有几个碧桂园的项目的。
但市场的反馈是什么呢?
天河区的天河星作项目,和兰亭盛荟同期开卖,价格相仿。
几年之后,兰亭盛荟在二手市场上单价破了10万,天河星作还在4万出头卡着。
增城区的碧桂园云顶项目更加经典。
作为当地的超级豪宅,一手房的价格从高峰期的4万多一平,一路降到最低2.1万/平,比拿地价还低,动不动就被业内拉出来群嘲……
就,从低线进入高线城市,参与竞争,拿到地只是第一步,到底要怎样才能匹配当地购房者需求,树立正向的品牌溢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要不,怕是真会水土不服的。